一片红配资
尊敬的各位老师、来宾、家长和亲友,亲爱的2025级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共同见证1294名来自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学院各个项目的新同学,开启崭新的光华岁月。2025级的新同学们,我很高兴代表在场的同事和学院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一直认为,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双向奔赴。你们能成为北大光华的一员的原因显而易见:优秀的学业表现、出色的领导力潜质和强大的内驱力让你们脱颖而出,有了“被选择的庄严感”;你们在各个维度所呈现出的多元性也体现出北京大学“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教育理念。
今年5月,光华管理学院迎来了四十岁的生日。以“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光华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因思想、而光华”,以厉以宁、曹凤岐等为代表的大先生们,为学院铸就了最珍贵的精神品格:思想引领、开放办学、家国大义。这些品格,构成了光华对真理与价值坚定而朴素的信仰内核。古谚语常说,“我曾经是你,你将会是我”(Tufui,egoeris)。今天,当你们迈入光华的门槛,便成为了这份信仰的传承者。祝贺大家,能以这样的方式在燕园开启一段充满意义和使命感的成长之旅——这不仅是一次求知的远行,更是一场精神的归乡之旅。
对大家即将开启的光华岁月,我有很多祝福和期待。今天,我想谈一谈拒绝“认知负债”一片红配资,以此和大家一起探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知负债”(CognitiveDebt)是MITMediaLab的一个研究团队在今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重新定义的一个科学概念。通过脑电图等手段,研究者通过多轮实验对比不同参与者在完成一项标准化的学术写作任务时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使用大语言模型(LLM)的参与者,其大脑网络的连接性呈现系统性的减弱,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卸载”特征,作为对比,仅依赖大脑的参与者则表现出最强、范围最广的网络;体现在行为层面,LLM使用者出现严重的记忆力下降,其中,83%的参与者无法准确回忆自己在几分钟前写的文章内容,对于不借助任何外部智能的纯脑组,只有11%的参与者呈现出轻微的回忆偏差;更让人意外的是,当习惯于使用AI的参与者突然不能用AI时,他们的大脑无法立即恢复到“纯脑组”的活跃状态——长期依赖AI思考的人,当需要独立思考时,大脑可能已经受损、无力支撑……
这些证据显示,过度依赖诸如大语言模型(LLM)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导致人的认知卸载,削弱了大脑网络连接性,影响信息在人脑中的编码、整合和记忆巩固,造成认知能力甚至暂时的脑损伤,形成了与金融负债(FinancialDebt)类似的“认知负债”。当人们放弃深度思考,过度依赖AI获取便捷答案时,但这种短期“效率”的提升将来要用认知能力的下降来“还债”。随着“认知负债”的不断累积、最终演变成无法偿还的认知坏账,认知主体就可能陷入思想的贫困陷阱,无知无畏地将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拱手“外包”,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退化为脑子装满标准答案的思想巨婴和理性文盲。
“认知负债”在我们这个被社会学家称为“加速社会”的时代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它首先表现为认知的偏差和思想的僵化。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当人们将零散、相对的知识误认为是完整、绝对的真理,便会陷入德里克·博克(DerekBok)所说的“无知的确定性”(IgnorantCertainty)。沉溺于这种带来思想上的舒适的确定感,人们习惯用“标准答案”来解释复杂多元的世界,拒绝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一片红配资,从而丧失了对现实本质的敏锐感知。这就像是哈耶克所描述的笃信绝对知识的知识僭妄者们,习惯于固守自己确信无疑的观点,不愿聆听不同的声音,甚至排斥异见。他们依附权威,沉迷于既有知识和既定框架,放弃独立思考。这种思想的偏狭往往使灵魂失去了批判、否定和超越的能力,陷入一种自我正义的执念之中。
“认知负债”也体现为价值的迷失和行动的错位。知识的僭妄使人忘记了谦卑,忽视知识的相对性以及理性的有限性。当知识的僭妄演变为技术(AI)的僭妄,知识和技术常常被当作目的本身,而非服务于人类的工具。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最不可被替代的高贵品质——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历史意识、跨越利益算计的道德勇气、超越效率至上的价值追求——被逐渐消解。而价值的迷失导致行动的错位——沉浸在个人的圈层与优渥资源中,对社会责任和家国使命选择性地回避。由于无法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这些人往往失去了与更为宏大的时代叙事的联结,导致个体生命空洞化和碎片化。
从认知、思想、价值再到行动,“认知负债”的积累,让人们不断掉入一个又一个叙事陷阱,被语言、图像、数据与情绪精心编织的“意义之网”、“叙事之网”悄然捕获——以为自己在选择,实则只是在既定的剧本中,扮演一个早已被分配好的角色;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只是在复述那些早已内化于心的外部叙事。流量的狂欢、成功的神话、算法的暗示、群体的焦虑……这些叙事如此自然,如此无孔不入,以至于我们常常在毫无察觉中,成为它们的忠实跟随以及共谋者。这就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囚徒”——他们终其一生只见过墙上的影子,便认定那即是全部真实。如今,我们是否也困在这样的“洞穴”里,面临一种神秘的操控?它不剥夺你的自由,而是告诉你“这就是自由”;它不否定你的思想,而是让你以为自己在思想。数字逻辑僭越生命逻辑,即时反馈驱逐长期主义,外部信息吞噬内心沉思,浅尝辄止替代久久为功……这就是我所说的“认知负债”。
一个社会里有大量的人群主动或被动选择持有“认知负债”,就会拉高这个社会整体的“认知负债”,为偏狭认知和极化思潮的盛行、开放精神和包容气质的缺失提供土壤。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凸显。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赋予人们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实现美好的愿力。这直指我们在光华教育的最终使命——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的敢当者。拒绝“认知负债”集中体现了这一使命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拒绝“认知负债”,我希望大家相信并珍视思想的力量,去与人类最深刻的思想对话、去聆听那些穿越时间的声音,把独立思考和获取智慧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在这个搜索引擎瞬间给出结论、算法精准推送“共识”、答案唾手可得的时代,我期待大家养成质疑的习惯,学习对通常被接受的结论提出疑问和挑战,记住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关于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的那句名言,“我宁愿要无法回答的问题,也不要不能质疑的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稀缺的不是能回答问题的人,而是那些能够提出真问题、大问题的人。而真正的提问,不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而是为了逼近真实——“真理因为挑战而变得清晰,真正的自由不是避免冲突,而是通过冲突寻求更高的和谐”(约翰·密尔,JohnStuartMill)。
拒绝“认知负债”,我希望大家在技术狂飙猛进的喧嚣之中坚守那些我们引以为傲、而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创造力、同理心、道德判断。当我们看到生成式AI能在10秒内完成一篇新闻稿,却写不出母亲凝视婴儿时的复杂心绪;算法能精准预测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却算不透创业者深夜在办公室的孤独抉择;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投顾可以提供具有更高α的投资组合,却无法解悟牛、熊交替下个体生命的喜乐和悲伤,就会更加确信:AI可以复制知识,但无法复制智慧;可以模拟行为,但无法模拟情怀;可以优化流程,但无法优化信仰。我因此期待大家努力将技术创新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不是被动适应技术变革,而是主动去定义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边界——比拥抱某项技术更重要的,是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变革的开放,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对人性价值的坚守,在“认知负债”不断攀升的时候更显珍贵。
拒绝“认知负债”,我希望大家超越精致与利己,去展现出行动的决心和勇气,践行知行合一,捍卫行动的秩序。当认知被信息扭曲,思想被立场固化,价值被功利侵蚀,“认知负债”便体现为行动的错位:精于计算得失,却回避责任;追求最优捷径,却遗忘初心。我期待大家,不只做一个“机敏的适应者”,更要做一个“清醒而勇敢的担当者”。真正的知行合一,不是把知识当作晋升的阶梯,也不是将才华用于自我保全,而是让信念落地为行动,让价值转化为实践。它体现在:在无人监督时依然选择对自己真诚,在群体沉默时敢于发出声音,当私利与公义之间必须抉择时,始终有勇气听从内心的召唤。行动,是灵魂秩序的最终检验。你读过的书、思考过的问题、认同的价值观,只有在你做出选择、开始行动的那一刻,才真正成为你的一部分。
同学们,跨入北大光华的欣喜和开学季的喧嚣很快就会过去,一场前路并不确定的旅程正不安地等待着你们。这不会是一段等待被安置、被堆砌的时光;而是一场去探索、去重建的旅程。勇敢去拒绝“认知债务”,积极去偿还那些曾欠下的思想探索,这个过程中你必将重新认识自己,定义自己,成为自己。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2025级的新光华人们,“世界是镜子,思想是模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世界催促你妥协、效率诱惑你加速、功利质疑你坚守时,愿你们予以回应的是——你们生命中最好的模样!
欢迎大家来到光华!
2025年9月6日
于北京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经济学家。在公司金融、实证资产定价、市场微观结构与中国经济研究等方面拥有众多著述,其最新著作包括《我们热爱的金融: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金融》《从大到伟大2.0——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CorporateChina2.0:TheGreatShakeup》与《FinanceinAsia:Institutions,RegulationandPolicy》。
来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排版|李珅
审阅|塔娜一片红配资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